懷孕後期....大約距離預產期還有兩個月的我,開始下肢水腫,也就是老一輩說的“落腳氣“,最近,好不容易倒數饅頭的日子剩下一個多月,沒想到我居然開始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想起以前上職業病的時候,跟學生說,你們阿.....用滑鼠要記得約40'-50'要休息一下,免得因為姿勢固定過久產生手腕、手指頭痠麻的現象,嚴重可是得要開刀的!
結果....用恐懼喚起嚇唬學生的我,現在居然因為孕期周邊身體組織水腫,腫到連上肢的手腕這邊都"拋拋"的,讓我手腕裡面的正中神經被擠壓,產生跟長期使用手腕工作或滑鼠的人一樣的症狀,而且還是非慣用手--左手比右手嚴重,害我這幾天心情都很不好!
因此,在這邊跟大家一齊分享我找到的資料跟圖片,減少不了解而引起的慌張感~ 大家也要記得多照顧好自己喔!
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腕隧道症候群是指手上的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會穿過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腕隧道」,受到位於神經上方的韌帶壓迫所造成的臨床症狀。所謂正中神經是指支配大拇指動作與支配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 一部份無名指感覺的神經。
哪些人會得呢?
腕隧道症候群通常發生在需重複手腕動作的人身上,例如機械技工、木匠、打字員、及家庭主婦等,尤其好發於慣用手,而且症狀會因為工作而加劇。女性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的比例是男性的3-10倍。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在懷孕第七個月至第九個月時,會出現腕隧道症候群。有時其他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風濕性關節炎、類澱粉沉積症等疾病,都可能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我得到的是腕隧道症候群嗎?
坐辦公桌寫字、打電腦或懷孕婦女,感覺手指麻痛,木木的。動一動、甩一甩手就好了。慢慢地怎麼動,怎麼甩也是不能改善,這時候很可能是罹患了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很多中年婦女或懷孕婦女,常抱怨睡覺時或清晨時手部麻、痛及癢,必需要爬起床兩手甩一甩、或手抬高、或手浸泡熱 水,才能舒服一點;中指、食指及大拇指兩側均有症狀,麻痛會向上延伸到前臂處,另外皮膚感覺會不靈敏,肌肉力量減退,拿東西會不自主地滑掉,甚至手掌大拇 球肌肉萎縮,這些都是[腕隧道症候群]的臨床表現。
臨床治療及處理:
- 休息及保護:防止進一步的傷害,避免再過度使用手腕,最好量製[豎腕手支架],白天及晚上均可以配戴,復健科的職能治療師可以專門設計及製作。
- 復健治療:症狀緩解最無副作用的方式,包括紅內線、熱敷、水療、蠟療、經皮電刺激及超音波等,物理治療師設計的手腕關節運動,也有不錯的效果。
- 藥物治療:此類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止痛劑、促進血液循環劑、維生素B群、利尿劑及外用酸痛軟膏等等,需避免長期服用。非懷孕患者可考慮使用止痛藥、維生素B群等;懷孕患者因考慮藥物對胎兒的影響,止痛藥只能使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例如普拿疼),屬藥物等級第二級(即依目前醫學資料顯示對人類胎兒無危險性)。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 - 局部注射:嚴重麻痛,影響日常生活及情緒時,可以局部注射類固醇,可以立刻緩解症狀,但效果只是暫時性,也不宜經常注射。
- 手術治療:懷孕婦女大都在產後症狀會續漸改善,需要手術治療的情況甚少。若是長期使用使得神經已經變性,肌肉開始萎縮時,必需盡早接受手術治療,切開壓迫神經的橫腕韌帶或屈肌肌腱鞘,手術不用住院,手術後接受復健治療,可使水腫盡快消除及恢復萎縮的肌肉功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該如何讓症狀減輕或預防呢?
因為重覆性手部動作有極大的危險性會產生或加重各種腕部問題及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所以,藉著學習如何修正使用雙手的方式,將可減低此危險性。任何時候,在家中和在工作中都要將下列重點謹記在心喔!
1. 讓手腕處於自然狀態: 避免讓手腕長久處於彎曲(屈曲)、伸展或扭轉的姿勢。相反地,要儘量讓手腕維持自然(伸直)的姿勢。
2. 減低重覆性手部動作: 即使簡單、輕易的工作最後也會引起傷害。若可能,要避免動作的重覆或用同一伸展姿勢握住東西太久。
3. 速度和力量的減少: 從事須要手部用力反覆的動作時需將速度減慢,讓手腕有時間從勞動中再恢復過來。使用有效的工具可幫忙減少出力。
4. 注意握姿: 大拇指和食指的抓、握或上舉的動作會在手腕上產生壓力。要練習並使用整個手或全部手指頭去抓握東西。
5. 定時讓雙手休息: 週期性地讓雙手有一休息的空間,或是交替輕、重的工作,雙手轉換或輪流工作的活動。
6. 有條件的肌肉強化練習: 特定的練習可強化手和前臂的肌肉。並可減少不良手腕姿勢的軟弱肌肉的代償需要。
整理by hammer ,資料來源: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高榮骨科部、新光醫院衛教、台大醫院骨科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