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槌槌做了一些重點筆記~~~~
古代對妊娠腫脹有許多不同的稱呼,如《醫宗金鑒》中說:“頭面遍身浮腫,小水短少者,屬水氣為病,故名曰子腫。自膝至足腫,小水長者,屬濕氣為病,故名曰子氣。遍身俱腫,腹脹而喘,在六七月時者,名曰子滿。但兩腳腫而膚厚者,屬濕,名曰皺腳,皮薄者屬水,名曰脆腳。”
從程度上劃分,“子氣”、“皺腳”、“脆腳”的水腫比“子滿”要輕。但歸根結底,該病是水、氣阻滯所引起的,涉及的臟腑有脾和腎。從以上的論述看,“子腫”、“子氣”、“皺足”、“脆足”與西醫學的妊娠水腫相同,“子滿”則屬於羊水過多的範疇。
妊娠水腫在古代已有比較詳細的認識,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中有如此的描述:“此由脾胃虛弱,腑臟之間有停水,而挾以妊娠故也。妊娠之人,經血壅閉,
以養於胎;若挾有水氣,則水血相搏,水漬於胎,兼傷腑臟。脾胃主身之肌肉,故氣虛弱,肌肉則虛。水氣流溢於肌,故令體腫。水漬於胞,則令胎壞。”說明瞭妊
娠腫脹的發病原因及其危害。
那麼是不是妊娠之後出現腫脹,都屬於疾病呢?事實並非如此。關於這一點,在《諸病源候論》中也有比較明確的描述,書中說:“然任娠臨將產之月,而腳微腫
者,其產易。所以爾者,胞藏水血俱多,故令易產,而水乘於外,故微腫,但須將產之月。若初妊而腫者,是水氣過多,兒未成具,故壞胎也。”由此可見,臨近分娩時,孕婦有輕微的下肢腫脹,是正常的現象,而妊娠伊始就出現明顯的肢體腫脹,應該被視為疾病,加以治療。
妊娠腫脹的危險性在於有發展成子癇的可能,即西醫學稱謂的妊娠高血壓。至於是否形成妊娠高血壓症候群,就要依靠一系列的檢查,對水腫、高血壓、蛋白尿的程度作出估計。妊娠腫脹是不會出現高血壓與蛋白尿的,水腫的程度也會相對較輕。
臨床上常將水腫分為四級(以+表示):
+足部及小腿有明顯的凹陷性水腫,經休息後水腫不消退。
++水腫波及大腿,皮膚腫如橘皮樣。
+++水腫波及腹部及大腿,皮膚發亮。
++++全身水腫,有時可伴有腹水。
依照這個分級,大部份孕婦,包括我在內,都是+等級的!
妊娠腫脹的【辨証分型】
一、脾陽虛型:
面目四肢腫脹,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胸悶腹脹。
可用白朮四錢,茯苓皮、大腹皮各三錢,
生薑皮、陳皮、桂枝各一錢半,黨參、黃耆各五錢。
二、腎陽虛型:
面浮肢腫,下肢冰冷,心悸氣短,頭暈耳鳴。
可用淡附片、白朮、茯苓、巴戟天、澤瀉、胡蘆巴各三錢,
生薑3片,黃耆四錢。
三、氣滯型:
肢體腫脹,胸脅脹滿,氣逆不舒,小便不暢。
可用天仙藤一兩,香附、木瓜、蘇葉各三錢,
陳皮、烏藥各兩錢,炙甘草一錢半,生薑2片。
妊娠腫脹的【飲食療法】
一、脾虛型:
赤小豆三兩,鯽魚1尾(約500克,去鱗、內臟,洗淨),
共放在陶瓷罐中,加水500毫升,用武火隔水燉爛即可服食。
這個飲食就是我們一般能吃到的紅豆鱸魚湯
二、腎虛型:
鯉魚1條(約500克,去鱗、內臟,洗淨),杜仲、枸杞子各五錢,
乾薑兩錢,中藥洗淨布包,共放砂鍋內,加水適量,
同魚共煮1小時,後去藥包,飯前空腹吃魚喝湯。
本文作者【鄧正梁醫師】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留言列表